当前,多家医疗机构、医疗健康服务企业围绕具体场景应用,密集上线各类医疗智能体。行业的关注重心也从对大模型的概念探讨,逐步落到智能体在临床实践中的落地价值上。
那么在AI日新月异的风口之下,医疗智能体究竟实现了哪些突破?
联影智能于2025年4月发布了联影「元智」医疗大模型。基于这一模型,成功孕育出一批具备如同人类医生般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的医疗智能体。在高度复杂且极需精准的手术场景中,联影智能推出了赋能术前、术中、术后全流程的手术智能体。
在外科场景下,手术智能体赋予手术室「眼」「脑」「手」之能,推动手术治疗更智能、更精准。2019年发布的uAl Vision智能之眼,提供细腻视觉感知;「脑」则是去年推出的uAl Avatar数字人,提供深度理解能力;「手」如今再度重磅加码具身智能机械臂,实现物理世界的动作执行,从「眼」「脑」到「手」,一个更为强大的手术助手智能体正在化为现实。此外,该外科手术智能体还可环境自适应,做出动态决策,让手术更精准、安全、高效。

此外,介入医生智能体依托联影「元智」医疗多模态大模型,实现信息高效整合及核心参数量化分析,有如医生的「第二大脑」,显著提升术中认知效率与决策质量。
在精准度要求极高的心脏介入手术中,该手术智能体通过融合CTA与DSA影像,突破传统二维造影局限,实现冠状动脉三维结构可视化。术前,智能体自动预测最佳手术角度,避免血管重叠与位置误判,提高手术精准度与安全性;术中,智能体可以重建闭塞血管路径,提供精准的导管路径导航,显著提升30分钟内导丝通过率,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此外,该手术智能体还可基于CTA三维数据,实现无创类IVUS成像,直观呈现斑块分布,智能测量血管参数。
这些手术智能体作为大模型时代医疗领域的重要应用形态,正逐步深入高度复杂且对精准度要求极高的手术场景。随着技术的推进,手术智能体正从单一功能辅助向全流程赋能演进,成为医疗场景中技术应用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