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前列腺癌早期症状隐匿,加之我国筛查覆盖率较低,约58%的前列腺癌患者初诊时已是中晚期,因此落实前列腺癌早筛早诊势在必行。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人工智能在前列腺癌领域的应用研究火热。全国泌尿外科数量达到2,000+个,其中三甲医院1,500+头部医院都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作为一家医学人工智能公司,联影智能亦致力于前列腺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为前列腺癌早筛早诊的推进提供助力。

传统MR 前列腺癌勾画分割存在痛点
在进行前列腺疾病诊断时,对前列腺图像的分割是既基础且重要的一步,然而,对前列腺图像的分割依然存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难题:
个体差异导致不同个体前列腺组织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不一;
第二、得在核磁影像中,前列腺腺体与周围其他组织的对比度不高,边界不易区分;
第三、前列腺MR图像分割目前主要依赖于医生手动分割,基于目视检查并逐片分割,耗时耗力,对医生的先验知识有很高要求,不适合做大规模样本评价。
由此可见,阅片诊断中的痛点主要为:前列腺癌确诊难度大,需与前列腺增生和炎症进行鉴别诊断,对于低年资医生来说,阅片的难度较大。
联影智能前列腺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助力影像精准诊断
加强恶性肿瘤早期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健康中国行动”的战略所指。联影智能积极响应该战略,研发前列腺人工智能诊断系统,促进我国前列腺疾病的早筛、早诊、早治疗。
联影智能前列腺人工智能诊断系统支持多序列联合阅片,帮助医生从更多维度更精准更高效的判读前列腺癌病情;还可以智能分割腺体和可疑癌灶,并对腺体、病灶进行智能定量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自动生成检查所见,并一键复制到RIS系统。

同时,联影智能前列腺人工智能诊断系统也支持多种智能编辑工具,便于医生标注重点内容;还能智能生成结构化图文报告,个性化设计更复合医生日常报告逻辑,大幅度节省书写报告时间,一目了然的图文形式也减少了医患沟通的成本。全方位提升诊疗效率。
去年十月,联影智能前列腺人工智能诊断系统正式投入仁济医院放射科应用,据仁济医院泌尿影像团队副组长刘桂勤医生介绍,现阶段联影智能前列腺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已经成为了仁济医院放射科医生的“第三只眼”,几乎每一例前列腺磁共振影像都会经过AI与放射科医生的双重诊断,为诊断准确性上了“双重保险”。

在放射科医师与联影智能前列腺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的组合协作之下,每例磁共振影像的平均阅片时间最快可控制在1分钟左右,较传统阅片可提速5~6倍。
和联影智能前列腺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相关的科研合作和专利优势
目前,联影智能已与南京鼓楼医院合作,于2021年8月发表科研合作论文于《Frontiers in Medicine》,影响因子5.093。文章中的结果显示基于深度学习的前列腺癌灶检出——AUC:0.797,准确性:70%,敏感性:71%,特异性:69%。此结果基于初步科研合作结果,后续将加入更多数据持续提高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
当前,联影智能前列腺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体现了AI在医疗领域实现深度发展的潜力与可能。也期待AI持续赋能诊疗新未来,推动生命健康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