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医疗行业正面临诊疗精度与效率的双重挑战,人工智能技术逐步从单一功能工具进化为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医疗智能体。这些智能体通过整合多模态医疗数据、持续学习临床经验,正在重塑诊疗全流程的价值链。
2025年4月,联影推出一个医疗垂域、多模态协同、自主进化的大模型——联影“元智”医疗大模型,作为一个基座大模型,可以实现医疗场景下多模态数据的覆盖,包括文本、影像、语音、视觉、混合模态大模型。
基于这样的创新底座,不同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医院私域经验,结合生态内的大模型工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与联影共同研发多模态、多病种、全病程智医诊疗大模型,并结合具体医疗场景联合开发6款医疗智能体,并在门诊办、呼吸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等多科室落地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为大量的医患沟通场景提供更有温情、更具人文关怀、更高效能的患者服务智能体,不仅能够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情绪,还能成为医生的“贴心助手”,目前已涵盖了电子病历智能体、医院客服智能体以及康复指导智能体。
电子病历智能体
在临床场景中,医生需花费大量时间手动记录诊疗信息,基础内容的重复录入占用过多精力;因缺乏统一结构化标准,可能出现表述不规范、信息不完整等问题,影响病历质量与数据复用;同时,书写压力持续挤占临床诊疗与医患沟通的时间,成为医生日常工作的显著负担。
针对这些痛点,中山医院与联影智能共研电子病历书写智能助手「有爱小山-电子病历书写智能助手」可一键生成结构化病历文书,为医生大幅减轻报告书写工作量。2024年,该智能体已部署至中山医院呼吸内科、心外科及心内科等临床科室,累计使用数千例,工作效率提升75%,缩短病历书写平均时长20分钟至5分钟,得到呼吸科、心外科等多科室的一致好评和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电子病历书写智能助手已于2024年先后入选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2024大型典型示范应用案例集」与上海经信委组织的「上海五大医疗应用场景案例」,还于2025年1月在上海市医疗大模型应用评价验证中心的测评中荣获A级评分。

医院客服智能体
为提升患者满意度,中山医院还与联影智能共研「有爱小山-智能客服」,能针对医院常用咨询及就诊问题给出更有针对性的回答,还能主动学习患者咨询内容、提取知识点、扩充知识库,不断自我进化,在医学场景语音识别(ASR)、检索增强(RAG)等技术的加持下最大程度避免幻觉。
「有爱小山-智能客服」已于2025年年初上线中山医院官方电话、官方微信小程序双渠道。3月12日,正式获批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算法备案。
通过官方窗口获取就诊咨询,是医患沟通的高频场景及「最小单元」,如今已被智能体温情重构。该患者服务智能体不仅能针对常见问题给出更针对性的回答,还能主动学习、不断进化。目前,中山-联影「有爱小山-智能客服」已在中山医院官方电话及微信小程序同步上线。

康复指导智能体
康复指导智能体为康复场景带来了宛如「真人教练」般的指导体验。该智能体集成了uAl Vision智能天眼视觉识别技术和姿态比对技术,能够实时追踪训练动作,及时进行纠偏指导。此外,它无需穿戴设备,操作简便,上手即用,显著提升了康复训练的可及性和准确性。
这些患者服务智能体不仅是技术落地的具体实践,更代表着医疗服务向“精准化、高效化、温情化”的进化方向,随着技术的持续深化,患者服务智能体或将在更多医疗场景中织密服务网络,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