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列表 / 联影智能大模型医疗场景应用:智能体多场景落地,驱动医疗数智化
联影智能大模型医疗场景应用:智能体多场景落地,驱动医疗数智化
2025-09-01

 当前,医疗行业正处于由大模型技术引领的深刻智能化转型之中。依托卓越的数据处理与知识推理能力,大模型医疗场景应用正持续释放其巨大潜力,为诊疗、手术操作及医院管理等多个核心环节带来创新动力。

 在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等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医疗模式迎来系统性升级。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与联影智能基于多年合作积淀,自2023年起便携手探索大模型医疗场景应用的落地路径,历经两年的扎实耕耘,从初期的模式探索到如今多款智能体的成熟落地,双方以产医深度融合的实践,推动着医疗数智化变革。

 2025年5月8日,在《元宇宙医学》创刊一周年暨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研讨会上,双方联合发布的六大智能体,正是大模型医疗场景应用的集中体现。它们依托联影智能的医疗大模型技术底座,在不同医疗场景中释放着智能效能。

 其中,影智医声胸部一扫多查智能体作为大模型医疗场景应用在影像诊断领域的典型实践,基于一个影像大模型,可实现胸部CT的73种常见异常检出,平均AUC超0.92,较业内SOTA(特定任务或领域表现最优)模型性能提升超10%。同时,该智能体融合影像、语音、文本三大模态,医生在报告界面可直接调取影像阅片,通过语音输入完成报告书写,重塑了影像阅片与报告工作流,大幅提升诊断效率。

 介入手术智能体是大模型医疗场景应用在手术领域的重要突破,聚焦复杂冠脉介入手术,通过融合DSA与CTA图像,打破了2D视野局限,呈现3D立体血管结构,术前能进行最佳角度预测和智能方案规划,在手术中更能实时精准引导,辅助医生精准、高效完成手术。

 外科手术智能体则展现了大模型医疗场景应用在复杂手术场景的深度赋能,整合了联影智能多年技术积累,以“眼-脑-手”协同架构赋能智慧手术,在2025年3月,已在中山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Al+AR皮瓣移植手术中成功落地。

 电子病历书写智能助手作为大模型医疗场景应用在病历管理场景的落地成果,针对临床医生病历书写痛点,在呼吸科、心外科及心内科等科室推广应用,累计使用数千例,将病历书写平均时长从20分钟缩短至5分钟,效率提升75%,曾在2024年入选世界人工智能大会「2024大模型典型示范应用案例集」,并在2025年1月上海市医疗大模型应用评价中获A级评分。

 这些智能体的落地,是大模型医疗场景应用从技术探索到临床实践的生动写照,它们依托联影智能大模型的多模态融合能力,在影像诊断、手术辅助、病历管理等场景中实现了从单点辅助到全流程赋能的跨越,不仅提升了医疗效率与质量,更推动着医疗模式向更智能、更高效的未来范式演进。

阅读 0
Copyright@2023 United Imaging Intelligence.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10137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