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领域,随着对医疗文本信息依赖程度的日益增加,医疗大语言模型正逐步演变为辅助临床决策、优化诊疗流程的核心工具。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头部企业的技术探索成为研发医疗大语言模型的中坚力量,而联影智能的创新实践便是典型代表。
2025年,依托联影全智能医疗健康生态的强力支撑,联影「元智」医疗模型孕育而生,其中涵盖医疗文本大模型等五个大模型,实现了全面化升级——其中医疗文本大模型可将医学专业知识注入所接入的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实现仅需70B便可轻量化部署,满足不同医疗机构的要求,实现算力、反应速度和准确率的三者平衡。
这一技术突破也是源于联影智能在医疗文本大模型领域的前瞻布局与持续深耕。早在2024年联影智能便率先推出uAI大模型,以医疗垂直领域混合模态大模型为核心,在文本、影像、语音多模态融合上实现关键突破。其中,在临床文本领域,实现了质效的提升,可基于uAI文本大模型生成结构化病历(包含首次病程录、手术记录、单病种上报文件及出院小结等)、病史辅助生成诊断建议、临床文本数据导入与管理,该产品在严格标准下的诊断准确率已达80%以上,该医疗大语言模型同步搭载的RAG(检索增强的生成)技术,可有效引导大模型控制幻觉、增强回答可解释性。
而在「元智」医疗大模型的技术底座之上,孕育而生医疗智能体,协同实现了对临床任务的感知、决策及执行。其中,联影智能携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共研的智能体电子病历书写智能助手——该智能体截至目前已部署至中山医院呼吸内科、心外科及心内科等临床科室,累计调用超6000次,文书采纳率高达93%。医生平均书写时间由原本的20分钟缩短至5分钟,显著提升了文书处理效率与质量。

从2024年实现临床文本结构化生成到2025年「元智」医疗大语言模型轻量化落地,联影智能的医疗大语言模型已从基础工具逐步演进为临床伙伴的进阶助手。它不仅破解了医生文书书写的效率痛点,更以精准的文本处理能力优化诊疗流程,未来还将在医疗全场景中深化价值,成为推动医疗服务智能化、高效化的关键力量。